“我已经连续在这里工作19个月了,真不想离开这个大家庭了。”4月4日,管道局管道一公司坦桑尼亚项目司机乔治对记者说。
“现在,外籍员工这么说已不奇怪了,以前可不是这样。刚开始时,项目给每名员工配备全套劳保用品,结果干了没两天,人走了不少。”项目经理李国锋说,“开始以为是他们嫌脏嫌累,后来才知道,这些服装和鞋在当地都算‘高档品’,变卖的钱快赶上一个月工资了。”“跑路”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李国锋说:“这件事发生后,我们认真思考,如果没有相应制度为标准,用工风险必然会增加。”
管道一公司坦桑尼亚项目承担着坦桑尼亚天然气管道工程400公里的施工任务,2013年8月26日开工,目前正处于收尾阶段。项目本土化用工人数最高峰时达到420余人,占全部用工总人数的61%。后勤保障、司机、施工操作等岗位的本土化用工,是保障项目正常运转、按期完工的关键因素。让这些不同文化的员工更好更快地适应项目管理,曾是项目部管理者头疼的事。
勤沟通、开言路、定规矩……本土化用工制度逐渐完善。
如今,项目部的用工管理有了样本、依据和经验。中方人员对本土员工的管理更细致,本土员工对自身要求也更严格了。
控制员工流失率,项目部有两个诀窍:招聘就近人员和阶梯式薪酬。
请假频繁,曾是一件怪事。最严重时,有的员工每半个月就请一次探亲假。项目管理人员仔细琢磨、暗中调查。原来是当地员工非常重视家庭生活,工作地点离家远的员工为与家人团聚便频繁请假,有的员工甚至因此辞职。
调整策略后,项目部优先招聘离工作地近的员工,以便提升本土化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流失率。
“从我家到营地,走路也就10多分钟,每天都能与家人在一起。”营地司机马丁高兴地说。
外籍员工阿里干了几周就想辞职,他的问题不是离家远。“有的外籍员工没有长远打算,有点钱花就满足。”一位长期在海外项目工作的管理者说。现在,阿里还是决定留下来。让他改变主意的是《本土化用工薪酬管理办法》。因为他在项目的工作时间马上就超过3个月了。根据这个管理办法,对连续工作超过3个月的员工,每递增一个月就可享受上一月基础工资相应比例的奖励。连续工作超过12天的员工还可获得1天带薪休假。
通过不断沟通,阿里逐渐明白了项目管理者制定阶梯式薪酬的用意。“管道局的待遇很合理,在这里工作时间越长,我拿到的薪水就越多。”阿里说。
施工现场的一名外籍员工说,为了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在穆斯林斋月期间,项目部给他们增加了工休次数和时间。这种关爱让他们真心愿意留下来继续工作。
项目开工以来,本土化用工流失率在10%以下,为工程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想办法留住本地员工,更要让他们“飞起来”。
“在这儿干活能学到技术,所以愿意留下来。”从事场站土木施工的外籍员工马克说。
管道建设技术含量要求较高,对于工程建设业是空白的坦桑尼亚来说,很少有可直接使用的当地人才。
因此,这个项目在开工的第一时间就打出“广告”,招收11项与管道相关专业的员工,集中学习、严格培训,使本土化员工尽快进入角色。同时,为了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项目部积极引入当地技能人才参与到工程建设中,切实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着力培养高技能综合应用型人才。
“我是当地技校的学生,管道局给了我实习机会,既可以参与这么大的工程,还享受到和中方员工一样的培训,真的很难得。”尼克对记者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吸引本土化用工参与工程建设的最好方式。”李国锋说。
标签: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