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调节阀网 > 信息 > 市场分析 > 正文

中国石化首个LNG接收项目在山东投产

作者: 2014年12月15日 来源:中国石化报 浏览量:
字号:T | T
       一期工程年接转能力300万吨,相当于40亿方天然气,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80万吨,山东及华北地区率先受益;       此外,中石化在建及

        一期工程年接转能力300万吨,相当于 40亿方天然气,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80万吨,山东及华北地区率先受益;
        此外,中石化在建及筹建的还有广西、天津、温州、江苏等4个LNG接收站项目。中国石化未来更大规模LNG的引进,对保障国内能源供应,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建设绿色低碳环保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首艘调试气船“Maran Gas Coronis”号在山东LNG专用码头靠泊

        2014年12月13日,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切尔西”号海轮,装载着约15万立方米LNG停靠在中国石化山东LNG接收站。首船商业气的到港接卸,标志着中国石化首个LNG项目在山东正式投入运行。山东LNG项目一期工程年接转能力300万吨,相当于 4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供2200万户家庭用气,山东及华北地区将率先受益。

        巴布亚新几内亚石油能源部部长杜班、埃克森美孚公司副总裁兼天然气和电力营销公司总裁富兰克林、中国石化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志刚出席首船商业气到港仪式并致辞。

        目前,中国石化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并正在建设的还有广西LNG接收站项目、天津LNG接收站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有温州LNG接收站项目、江苏LNG接收站项目。

        中国石化未来更大规模LNG的引进,将进一步拓宽我国天然气供应渠道,对保障国内能源供应、满足中国快速增长的天然气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建设绿色低碳环保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石化天然气青岛LNG接收站

        山东LNG项目投运是中国石化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对与山东省合作实施的“气化山东”战略,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山东LNG项目由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负责组织建设,位于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港。建设内容包括接收站、码头工程和外输管线工程三部分组成。该项目2010年7月获国家发改委核准,2010年9月10日开工奠基,2011年6月正式破土动工,2014年9月中交,12月投入运行。一期工程投运后每年可向山东半岛乃至华北地区输送清洁能源300万吨,可每年减排二氧化碳48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4400万棵、近32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用来发电,同比燃煤减排二氧化硫52万吨。在一期工程投产的基础上,未来的二期建成后将达到每年接转1000万吨的能力。

        山东LNG项目由中国石化自主设计、自主采办、自主施工和自主管理,在码头设计和施工、接收站设计、储罐制造和顶升、工艺评定、主要设备材料国产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在储罐建造方面,采用独特基础结构,抗震性能优于普遍采用的桩基基础,施工进度加快50%以上,工程造价降低约20%。在国内首创“上表面扣模连续浇筑技术”,提高了大穹顶混凝土浇筑质量。在LNG储罐上首次实现了预应力系统的国产化。此外,为充分利用LNG原料气中的轻烃资源,山东LNG工程设计建造了国内首套轻烃回收装置,为国内LNG接收站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兴生产经营及盈利模式。

        本次资源来自于埃克森美孚公司建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LNG项目,资源供应国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此外,2011年,中国石化两次与澳大利亚太平洋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APLNG)签署LNG购销协议,从2015年开始,每年从APLNG公司采购760万吨液化天然气,直至2035年。同时,持有APLNG 25%股份。

        LNG是通过在常压下气态的天然气冷却至零下162摄氏度,使之凝结成液体。天然气液化后可以大大节约储运空间和成本,具有热值大、性能高等特点。作为清洁燃料汽化后供城市居民使用,作代用汽车燃料使用,具有安全、方便、快捷、污染小的特点。如LNG公交车尾气排放中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含量可分别降低98%和30%。

        下一步,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山东LNG接收站将对LNG轻烃回收装置进行调试,并将通过气化外输、槽车运输等方式,进一步做好输气工作,不断将清洁能源输出,在环境保护、服务社会等方面将发挥独有的引领作用。

全球调节阀网(http://www.tjf168.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调节阀网!违者必究.

标签: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