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2015年“保增长 谋发展 强基础 抓党建”工作综述之五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015年,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石化科技系统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效益这一中心,抓当前抓未来,突出重大技术攻关,强化基础前瞻研究,取得可喜成绩。
王玉普董事长指出:“在经济新常态和低油价下,公司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和很多困难,简单靠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发展难以为继,只有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才能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面对异常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集团公司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绿色低碳,引领新兴,差异特色,支撑一流”科技战略,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支撑力量。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2016年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中国石化“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获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是今年3个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之一,也是中国石化第二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最高奖项。
同时,燕山石化“乙烯三聚制1-己烯新型催化体系及成套工艺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江汉油田、江汉石油工程等完成的“超高压大功率油气压裂机组研制及集群化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石家庄炼化参与的“含高浓度分散相的搅拌反应器数值放大与混合强化的新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国内企业(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授权排行榜上,中国石化以2844件位居榜首。此前,在第十七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股份公司和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一种重质油及渣油加氢转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获得中国专利金奖。
2015年10月,国土资源部公布第四批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名单,中国石化5项技术入选,分别为: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井工厂’开发技术”、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仿水井注水开发技术”、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气田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以及中原油田“异常高压特低渗透油藏天然气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污泥填充凝胶颗粒的研制及工业化应用技术”。
同月,科技部公布第三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的绿色化工与工业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榜上有名。
此外,在第二十一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选中,中国石化10项成果获奖,其中股份公司《大型企业集团内部诊断服务管理》、镇海炼化《以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的智能型炼化工厂建设》获得一等奖,另有8项成果获得二等奖。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石化2015年度“十条龙”科技攻关工作会上,5个项目“出龙”、 7个项目“入龙”。这一年,“十条龙”攻关工作成果丰硕,覆盖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环保及储运等方面。其中,LCO加氢—催化裂化组合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技术完成工业试验,为降低柴汽比提供新途径;气液法聚乙烯工艺成套技术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并完成工业试验,开发7种己烯共聚牌号。此外,涪陵地区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川东南深层页岩气钻完井及压裂技术、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多产轻质油的IHCC技术、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超仿棉短纤维成套技术、化工装置尾气综合治理技术等取得显著进展。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步伐加快
“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造新的产品上,要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9月,在集团公司第三届科技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王玉普强调。
12月14日,第二届“闵恩泽能源化工奖”颁奖典礼暨学术报告会举行。王玉普在讲话中说,中国石化将按照现场试验、推广应用、攻关研究三个层次,聚焦若干重大专项,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坚持一体化、市场化,完善科技体制,创新科研机制,突出竞争与激励,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位一体的结合,实现创新支撑引领发展。
2015年,创新成果转化成为总部和各企业科技工作的着力点。科技线条坚持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让科技真正服务企业、提高效率,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催化裂化柴油选择性加氢饱和—选择性催化裂化组合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技术(LTAG)是一项关键时刻开发、非常适合当前形势,投资少、见效快,能够立竿见影解炼化企业燃眉之急的重大技术。2015年下半年,LTAG技术推广工作启动。燕山石化、青岛石化、北海炼化、济南炼化、广州石化、沧州炼化等22家企业实现LTAG改造方案衔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2015年,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得以有效发挥。12月29日,中国石化在重庆宣布: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顺利实现50亿立方米/年产能建设目标。这离不开理论和技术创新。中国石化创新提出“二元富集”理论,建立了选区评价标准;创新集成以页岩气藏综合评价、水平井优快钻井、长水平井分段压裂试气、试采开发和绿色开发配套为主的涪陵页岩气开发技术体系,消除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技术瓶颈,为我国页岩气大规模勘探开发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近年来,石油工程公司形成页岩气勘探开发工程集成配套技术、高酸性油气藏勘探开发工程集成配套技术、深层油气藏勘探开发工程配套技术、致密油气藏勘探开发工程集成配套技术、滩浅海油气藏勘探开发工程集成配套技术、煤层气开发工程集成配套技术等6套集成配套技术,为我国50亿立方米页岩气产能建设、120亿立方米高酸性气田投产、300万吨滩浅海油气田建设等提供了有力支撑,石油工程公司一体化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此外,基层技术创新如火如荼,技术帮扶有力有效,为提质增效升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稳扎稳打推进科技工作顶层设计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中国石化积极谋划“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积极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王玉普指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石化的主要任务就是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迈向中高端。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主要任务,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按照主动跟进、精心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找准方向和突破口。既要贴近生产,支撑现有业务提质升级,又要着眼长远,引领公司未来发展。
2015年4月,集团公司发布《中国石化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通过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以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支撑引领公司实现转型发展。
这一年,中国石化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路,切实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建设,完善科技创新矩阵式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企业主动创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企业科研体系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知识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
这一年,中国石化把人才培养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评价等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同时,抓好领军人才的培养,积极为有能力、有潜力的科技人员搭建平台,多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着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行业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人才。
这一年,中国石化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努力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
据介绍,集团公司确定“十三五”期间将重点突破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大幅度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等20项支撑技术,为生产经营提供技术支持,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记者俞国明 李诗晓)
标签:
相关信息